知识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风沙土中氮形态分布的影响(二) 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

字号+作者:匠意云舍来源:休闲2025-05-10 16:12:51我要评论(0)

2.3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硝态氮可加快作物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图4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的变化。由图4可见:CCK和PC

2.3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杨树叶生影响影响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硝态氮可加快作物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期和采收期。物质图4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的炭对土中态分变化。由图4可见:CCK和PCK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风沙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两种施肥模式下,氮形CC1,杨树叶生影响CC2,物质PC1,炭对土中态分PC2,风沙PC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氮形质量比在玉米生长周期内均呈上升趋势;CC3处理土壤中硝态氮的质量比变化不显著,但仍高于其他处理方式土壤中硝态氮的杨树叶生影响质量比,这可能是物质杨树叶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碳氮比所致,或与杨树叶生物质炭提高了土壤的炭对土中态分pH值有关。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硝态氮的风沙吸收能力不同,幼苗期较弱,氮形在土壤硝化作用下,硝态氮迅速富集;随着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植物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硝态氮的质量比增长减缓,并出现下降趋势;在成熟期,植物的吸收能力减弱,硝态氮的质量比略有增加。

2.4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可反映近期内土壤氮素的供应情形。图5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速效氮质量比的变化。由图5可见,CCK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呈下降趋势,PCK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变化均不明显,其中PC1处理土壤中速效氮的质量比高于其他处理方式。

2.5 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全氮质量比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土壤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图6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全氮质量比的变化。由图6可见:CCK和PCK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CC1,CC2,CC3,PC1,PC2,PC3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变化不明显,全氮质量比整体上随玉米生长时间的延长呈略上升趋势。在玉米生长期内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均远高于不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全氮的质量比。主要因为土壤中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后,改善了土壤孔隙及其通气状况,同时抑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从而使土壤中全氮的储量增加。

3 结论

1)在玉米生长周期内,传统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土壤铵态氮的质量比均为w(生物质炭)=2.0%>w(生物质炭)=1.0%>w(生物质炭)=0.5%>不加生物质炭。在两种施肥模式下,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对土壤铵态氮质量比增加的差异不明显。

2)传统施肥方式添加w(生物质炭)=2.0%的土壤中铵态氮质量比最高,平均值达到了36.43mg/kg,为传统施肥方式不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处理平均值的154.4%;传统施肥方式添加2.0%杨树叶生物质炭的土壤中硝态氮质量比变化趋势不显著,但仍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下土壤中硝态氮的质量比,可能是杨树叶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碳氮比所致;传统施肥方式添加0.5%生物质炭的土壤中速效氮质量比最高,原因是土壤中速效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蛋白质)反映的是土壤近期的氮素供应情形。

3)土壤中添加杨树叶生物质炭后,改善了土壤孔隙及其通气状况,同时抑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和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从而使土壤中全氮储量增加。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吉林大学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杨树叶铵态氮硝态氮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2025-05-10 16:12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我国资管产品缺乏统一监测和监管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我国资管产品缺乏统一监测和监管

    2025-05-10 15:05

  • 万科30亿增资链家背后:利润空间受挤压寻找新突破口

    万科30亿增资链家背后:利润空间受挤压寻找新突破口

    2025-05-10 13:40

  • 监管紧盯高送转套路 超高送转急“瘦身”

    监管紧盯高送转套路 超高送转急“瘦身”

    2025-05-10 13:27

网友点评